來源:齊魯網作者:陳志富 李永峰 王進立我來說說複製鏈接2014-09-25 23:59:09 [提要]莒縣建國前老黨員群體的故事,許多老黨員後來成為村官,他們站得直,走的正,懷公正之心用權,懷公道之心辦事,懷公僕之心奉獻,給百姓留下的多,給自己留下的少,公心為民的信念堅守一生,永不...
  齊魯網濟南9月25日訊 莒縣建國前老黨員群體的故事,許多老黨員後來成為村官,他們站得直,走的正,懷公正之心用權,懷公道之心辦事,懷公僕之心奉獻,給百姓留下的多,給自己留下的少,公心為民的信念堅守一生,永不變色。
  在龍山鎮楊家溝村,一座水壩有些滲水,整修的事已經被提到今年村裡的工作日程上。莒縣龍山鎮楊家溝村85歲的黨支部書記盧翠秀對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《生活幫》記者感慨,“把這個壩修起來,這是萬古千秋啊。” 這座水壩是30多年前,村支部書記盧翠秀帶領大家修建的,今年85歲的盧翠秀,17歲入黨,1962年開始擔任村幹部,是目前莒縣年紀最大的村黨支部書記。幾十年來,她帶領村民改造3000多畝荒山,修建15公里環山路,修建30多個水壩,讓昔日的窮村爛村變成了富裕村。
  只因一顆為了群眾的心,這位帶著泥土芬芳的建國前老黨員,不斷書寫著莒地傳奇。老黨員不僅對自己要求高,對子女也一樣,盧兆蘭今年99歲,2001年,她的三兒子王常明當選村支書,盧兆蘭當即給兒子定了“四不紀律”,不能貪占村裡的錢,不准用公款大吃大喝,不准公款報銷應該自己負擔的費用,不准搞一言堂。盧兆蘭的兒子,莒縣小店鎮金墩一村原村支書王常明對記者表示, “我絕對不給黨留下一點黑點,只有這樣我對得起我的父母,因為我的父親40年的黨員,我母親43年的黨員,所以共產黨打天下不容易,掌這個天下更難”.
  老黨員們不僅實幹,還有闖勁,敢創新。愛國村黨支部書記呂鴻賓,1951年在全省率先辦起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,成為“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帶頭人”。附近的百姓碰到問題,都喜歡找呂鴻賓“說道說道”。
  這些新中國成立前入黨的老黨員們平均年齡已86歲了,他們的生命之火正在一年比一年暗淡,但是,在他們身上所沉澱的共產黨員本色,卻在時光的打磨中越發閃現出光芒。在夏莊鎮李家石嶺村,我們見到了103歲的苗文路老人,他的兒子苗希邦也88歲了,這是莒縣唯一一對健在的父子老黨員。他們五世同堂,全家60口人中,有11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
  在莒縣,一場名為“本色”的展覽兩個多月吸引了15000多名觀眾,展覽展示了當地農村建國前老黨員群體的赤子之心。 新時期,走近他們,仰望這些風燭殘年的老者,他們像一面面鏡子,對照老黨員,我們要正一正衣冠,找一找差距,掃一掃灰塵,確保自己經得起誘惑,耐得住寂寞,抵得住浮躁,始終堅持共產黨員的本色。(視頻來源: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《生活幫》 原標題:盧翠秀::公心為民留清風 赤子丹心育後人)
  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26fraly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